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,生态资源丰富,沿海、沿江、沿边,区位优势明显,是“一带一路”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。近年来,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框架下,广西将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,积极推动金融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,取得显著成效,为加快构建中国—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。
一、积极推动优质金融资源集聚
强化政金战略合作,自治区政府与各金融机构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0余份,达成400余项合作事项,总体执行率达98%,引入国内国际优质金融资源,形成集聚效应,强化重大金融平台建设,着力提升广西跨境金融功能,为广西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新动能。推动中国—东盟金融城建设形成规模,截至2022年末入驻金融机构(企业)已达411家,是2018年的20倍,两年来南宁在“中国金融中心指数”排名中提升7个名次。金融中后台建设形成一定基础,人民银行广西金融电子结算中心、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、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南宁分中心、交通银行南宁金融服务中心、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、阳光财险南宁电话销售中心等逐渐在广西落地,产生很好的集成效果,初步形成面向东盟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。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依托“业务集约运营+科技智能创新”模式已承接境外机构191条业务流程,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已为37个中资海外项目提供421亿元风险保障。面向东盟的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在广西不断延伸,上海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、深圳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、上海期货交易所、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—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基地等落户南宁,较大提升了南宁面向东盟的金融服务能力。
图1:中国—东盟金融城建设形成规模,截至2022年末入驻金融机构(企业)已达411家
二、积极举办对外交流活动
目前,广西已成功举办14届中国—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、7届中国—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、4届中国—东盟银联体高官会、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圆桌会,承办亚信金融峰会、国际多边金融组织东盟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论坛、东南亚人民币论坛和中国—东盟金融交流会等活动,南宁成为中国与东盟金融交流合作的主渠道。推动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、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搭建“桂企出海+”“环球撮合荟”“全球撮合家”等平台,为“走出去”企业提供“融资+融智+融制”全方位跨境服务与智慧生态,赋能对外经贸合作。
图2:第14届中国—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南宁举行
三、打造中国—东盟金融交流合作“软实力”
连续3年编制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人民币国际化报告《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》,激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热烈讨论。联合新华社推出全国首个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指数,从金融服务面向东盟的物流企业融资、保险、结算需求以及金融风险四方面情况为切入点,促进实现物流、商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,展现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服务水平和市场景气度。
图3:广西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指数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